焦点热文:专家学者论证《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大纲》
2023-02-28 09:37:39山西晚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山西晚报讯(记者 刘江 通讯员 蒋永波)2月25日,陶寺文化阐释利用传播专家研讨会暨《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大纲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举行。专家学者聚焦陶寺遗址,就进一步加强陶寺文化阐释利用传播展开交流与研讨,并对《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大纲》进行论证。  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历经45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璀璨成果,表明距今4500多年前,陶寺在中原、河套、海岱、江汉、甘青、江浙等区域文化的互动碰撞和文化融合中,蕴化出一座煌煌都城。先民在这里筑城建宫、敬授民时、阡陌交通、合和万国,初现王权礼制及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,铺陈开一幅“最初中国”从山西起步的历史长卷。在陶寺的早期国家,具有“海纳百川、务实创新、传承发展”的特质,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。  为了加强陶寺遗址出土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,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近年来,襄汾县启动实施了陶寺遗址博物馆、遗址公园(一期)、王宫区保护展示等项目,全力打造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圣地。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基本设计理念,源于陶寺遗址是迄今考古发现可证明的最符合本初意义的“中国”,为“地中之都,中土之国”,博物馆以汉字“中”为型。建成后,从空中俯视形如“中国结”,实则寓意陶寺遗址出土的圭尺和玉琮游标构成了完整的“中”,以建筑的美好形象更加全面地展示陶寺文化内涵。目前,主体工程已经完工。  据了解,《陶寺遗址博物馆展陈大纲》由北京文博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编制,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努、高江涛担纲主编,同时聘请全国多位业内专家参与,先后经过26次修改,形成第四版,在主题上突出“今日中国,陶寺走来,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”,展现陶寺文明“经天纬地、照临四方”的重要地位。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全面展示陶寺遗址及其文化内涵,体现近年来最新的考古成果和研究收获;突出中国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,表达陶寺尊重自然、崇尚礼仪、和合共生的文化内核,表现陶寺作为中国文明源头的传承关系。在手段上,突出数字复原,以弥补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可视度的先天不足;突出以文物为基础复原研究,加大对陶寺人行为的复原展示;更加强化仪式感,营造圣殿氛围。 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,山西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宁立新,中国博物馆协会专家组成员孙英民,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,博物馆专家姚安,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、研究员柴晓明,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原副司长、《中国文物报》首席专家李耀申,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王璐参加研讨论证。  “要按照展陈的逻辑关系,从呈现的角度来考虑,构架一个历史的时空。”“不必强求把考古学已有的成果由自己来讲,而是通过依据和链条达成观众的认知。从已知到未知,唤起公众对早期中国、对陶寺、对尧舜那个时代的记忆。”……各位专家学者聚焦国际大视野、历史大格局,从不同角度阐述见解,展开“头脑风暴”。从博物馆的展陈主题、主线、定位、内容结构、展陈手段以及文字表述等方面,对展陈大纲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,为后期顺利展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  专家们认为,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考古历史博物馆要有担当。在“五帝”中,属性最明确的就是尧都,在学术界是认可的,这就是陶寺要集中讲的故事。要站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说陶寺,对陶寺精神的凝练要放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去探讨,把承载中华文明价值符号的陶寺,在《大纲》中更深刻地体现。  专家们还认为,陶寺文化的阐释利用传播,需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的鲜活力量,以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感染更多公众的心灵,让文化遗产变得更为“平易近人”,进入寻常百姓生活,让人们从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中汲取精神力量。

关键词: 陶寺遗址 专家学者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

热搜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