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家冲学院:88年后在这里 老区人民唱响传承之歌
2022-03-04 10:13:25大象新闻·东方今报

北纬31°81′,东经114°29′,两个不起眼的坐标,却构成了一个不凡的地点——何家冲学院。88年前,在这里,红二十五军踏上了传奇之路。88年后,在这里,老区人民唱响了传承之歌。

红色底蕴浸染红色土地

下了京港澳高速,沿着风景旖旎、游人如织的032县道一路东行。群山环绕的何家冲,如一颗明珠般璀璨在大别山腹地,何家冲学院在这里应运而生。

一座“红星大门”,上书着“革命老区红军摇篮长征出发地”字样,诉说着这里的与众不同。

看着蔚蓝色的天空,思绪被拉回88年前。

1934年11月16日,红二十五军高举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”的旗帜,由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,自此这支传奇的部队开始谱写着它的苦难与辉煌。

红二十五军是四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、战士均年龄最小、长征途中唯一一支不减员反增员、唯一一支领导伤亡人数最多、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并发展地方游击师的部队。

随着远处何家冲学院内的铃声响起,万千思绪一下子被拉回现实。

红色资源涵养红色初心

走在青山秀水间,我们可以从红色故事中铭记过往,从可持续发展中勾画未来。如何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,实现“以红色凝聚人心”的崭新路径,培育能够持续发展的红色载体?

随着何家冲学院的应运而生,锻造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特征和强大内生动力的“红色引擎”。

全国首座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培训学院——何家冲学院的成立,让红色基因在更多地方蔓延开来。

承载着老区人民拼搏坚韧的精神,6个月的时间,这样一座承载前人历史和后人缅怀的学院拔地而起。

学院建筑充分体现了豫南民居建筑风格,延续了何家冲当地的建筑特色并融合了北方民居的大气与端庄,学院内设大别山纪律馆、红二十五军军史馆、乡村振兴探索案例馆、信阳茶文化等六大展馆,具有多个现场教学点和丰富的配套设施,研发有红二十五军军史、长征精神、绿色生态发展、乡村振兴等20多门特色课程。

学院不仅提供党政机关干部培训,也面向广大企事业单位、非公企业等进行人才培养,兼有青少年研学功能。

如今的何家冲学院是“红绿”文化的交点与弘扬的载体,同时又与将在何家冲建立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交相辉映,竞相成为长征精神、大别山精神、豫南民俗文化颂扬、传承的时代灵魂。

这样一块红色的土地,也是一块欣欣向荣、蓬勃发展的土地。长眠于此的烈士们,这可是你们的初心?

继往开来颂古今,自何家冲学院建成以来,先后被授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党教育实践基地、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、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、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、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党教育培训基地等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

从2019年11月开班以来,共计接班280余个,人数达12300人。学院下属的乡村振兴研究院,在理论探索、政策研究、案例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一年一度的何家冲乡村振兴论坛,已经成为一张蜚声全国的亮丽名片。

红色是信阳最鲜亮的底色,也是大别山老区人民的血脉传承。如今,何家冲学院正用全新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求学者,跳动的红色基因也带动着周边经济的蓬勃发展,让这片令人敬仰的红色土地更增亮色。

历史与现实,大别山精神跨越时空,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激励人们前赴后继。当年目送红军踏上征途的革命老区,正昂首阔步,走在万众齐心的幸福路上。

将大别山精神融入血脉的老区人民正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这把火炬,点燃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之火,在回望历史中更好地走向未来,切实为建好“两个更好”示范区、美好生活目的地凝聚强大精神力量,在实干中实现“美好生活看信阳”的愿景。

何家冲学院让这片令人敬仰的红色土地更增亮色(记者 吴彦飞)

关键词: 传承之歌 长征出发地 与众不同 学院拔地而起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山西13个项目入选!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

相关新闻

热搜榜